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,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。作为生产力质的跃迁,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,摆脱传统增长路径,展现出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的特征。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(简称“国央企”),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,其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与发展更是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
1. 国央企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点
国央企的新质生产力,是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,通过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、要素优化等手段,实现生产力质的跃升。它不仅关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,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如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、新能源等,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国央企的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性、质优性和先进性的特点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。
2. 国央企在新质生产力构建中的主导地位
国央企在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。它们不仅承担着国家重大战略任务,还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、推动关键技术进步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国央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、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等措施,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,为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3. 构建国央企新质生产力的具体策略
为了更好地构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国央企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策略:
聚焦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创新:国央企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聚焦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通过完善创新体系、增强创新能力、激发创新活力,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,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。
优化产业布局,培育新兴产业:国央企应向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先进制造、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,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。同时,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,确保在关键领域和节点拥有自主可控的能力。
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: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国央企应完善人才引进、培养、激励机制,为高素质劳动者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。通过个性化定制措施,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。
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:国央企应加强与科研院所、高校等机构的合作,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。通过共建研发平台、联合攻关等方式,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。
营造良好创新生态:国央企应摒弃短期收益、追求规模等落后理念,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长远目标。通过完善考核和监管机制、提供应用场景和试用环境等措施,为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国央企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通过聚焦原创性科技创新、优化产业布局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,国央企将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,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在未来的征程中,国央企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,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潮流,共创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未来。